那是我们的曾经,曾经我们都不认识彼此,来自各个州属的我们都拥有着相同的特征,都是第一次离开中学所熟悉的系统开始接触所谓学院的学习环境。
在那种环境下生存着,让自己忍受着所谓歧视的生活,只能说当时的情况只有我们自个儿知道。
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一群matriks
生的水准怎样都不比STPM来的好。说实在的只对了一半。我们是真的比较容易拿4.0,但是试想想,没有真正打拼过的话,4.0真的那么容易拿到手吗?其他人是怎样的我不了解,可是我不是天才。那一年的生活我也是起早贪黑地熬过来的。一整夜没合眼真的不是什么新鲜事,反而现在好像比较贪睡了。Matriks
的4.0有些还真有STPM
4.0的水准,信不信由你们吧。说句好练的话吧,进得了Matriks的非土著该有怎样的水准,大家自己知道。
这也是一个原因,有些matriks生反而不喜欢那一年的生活。被欺压也就算了,我们的时间其实也就是读书,争koku分,如果不是还有一帮华人朋友,我真的撑不下。
不过这一年教会了我很多东西,也将我的菱角给磨去,让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有多大,世间的事物是多么地无常。看惯了荒唐的事件,也渐渐了解了什么是现实,才找到了个头绪,怎么在这样的社会中立足。瞧来,该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。
可是,怎么着,我还真的好怀念那一年的生活,套句朋友说的话呗,因为这个回忆太烂了,所以我们舍不得忘记。就因为要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,我们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日会,让大家有个乐子。还有中秋、新春、冬至,这些根本就不下于我所参加的活动,因为举办的当儿我知道,大家的心是真正一体的,那是真正真正地一体,即便有任何不满,我们都愿意摆在一旁,忍下来而不是所谓的据理力争。干活儿的时候,我们是自己下来的,而不是催下来的。因为我们大家都想摆平校方给我们的麻烦,都想在变态制度下搞好我们的活动。
制度是怎么一个变态法?我只能举个例:男女不能单独或者(no.
of guys=no. of girls)呆在一个空间,即使是一个大讲堂,违规者立即退学。除了这个自然还有我们所熟悉的不公平事件,但是在这里也不便细说。
可喜的是,即便环境多么地恶劣,我们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buddy。那是我最疯狂的一年。
离开了后,就好像没那么疯了。到了大学,我以为是自己成熟了,见回了Matriks的朋友我才知道,我不过暂且把它给藏了起来,嘿嘿,看来自己还得多磨练磨练。
我会很想念那一年的朋友,不只是因为我们曾经一起疯狂过(12.00pm决定上槟城,6.00pm就在那边了。),而是我们都一起经历了一个非凡的经历,不可能再与其它人经历过了的,即便与他人分享,也不能充分了解那一个感受。
所谓的青春,何尝不是敢闯敢疯狂。
回复删除往后到的日子回味起来,倒也是一种甜美的记忆,至少自己曾年轻过 =D
安东雨
同意^^
回复删除哈哈
回复删除那么好笑??
删除